医用耗材采集无止境,范围继续扩大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1-11-30 18:39 回复:0 关注量:3

 

安徽省医保局发布高耗集采政策解读《改革无禁区越难越向前》,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成果的同时,也为集采下一步指明方向。



骨科植入脊柱产品中,强生、洁迈、史赛克等进口产品,北京富乐、山东威高、理贝尔、亚华、艾德等国内主流品牌,共选择24家企业57套(涉及853个产品),实现了国产与进口产品同等降价。与品类参考价相比,所选产品的平均降幅为75%,每年可节省约2.95亿元在联合采购的人工晶状体带数量中,共选择了5组19家企业和88种产品,平均降价52.6%,每年可节约资金1.24亿元此外,安庆市组织了冠状动脉扩张气球的集中收集,价格从4000元左右下降到300元左右,平均下降89.5%,每年节约2亿多元。芜湖市组织血液透析器集中采集,平均降价53.9%。

产品平均价格从110元左右下降到50元左右,每年节约1.65亿元以上。蚌埠市收集一次性留置针,平均降价85%,每年节约1500多万元安徽省医保局党委书记、局长金维加写道,此前,由于医疗耗材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产品规范,产品的质量和价格难以比较,因此无法在行业内形成深度竞争针对耗材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编码的问题,安徽省采用“集合分组法”,以临床需求为指导,将手术所需的耗材组件在相关部位进行分类组合,形成各种常见的脊柱手术耗材“集合”,实现成套产品整体降价,避免“主件降价、附件加价”的问题此外,安徽省医保局全面梳理了全国最低价格、实际购买价格和产品出厂价格,建立了“分层质价比较法”

按国产和进口品牌分层,并对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的质量和价格进行了比较为提高医院购买力,促进临床合理使用,协商节约资金的50%用于鼓励省级公立医疗机构,另50%用于降低耗材结算价格,减轻患者负担,减少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为防止企业负担过重,严禁进场后协商耗材价格。同时,医院应在到货验收后90天内支付货款,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实行医疗保险基金专项预付,支持医院及时向企业收取货款多项措施有序实施集中采购,高值易耗品价格进一步下调。


破解设备、试剂捆绑难题


在临床检验试剂领域,也存在着类别复杂、分类不清等问题。此外,“专用机”采购模式绑定了设备和试剂,临床试验试剂成为药品招标采购的难点


选择了免疫诊断类市场最大的化学发光项目,并采用了“分级条”的方法。根据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2020年实际采购量,最终选择肿瘤相关抗原检测、传染病检测、心肌疾病诊断、激素测定等。降钙素原检测和其他五个类别占同一目录中购买金额的70%以上.


这不仅考虑到医院目前使用的主流产品,以确保临床使用习惯,但也防止了市场份额小、临床评价低的同类产品被列入目录,恶意降价抢占市场,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此外,安徽省创新了招标采购方式,并通过“三轮降价法”.


第一轮挤出虚高水,收集市场价格。收集国家级和省级相关产品的中奖价格、挂网限价、批量采购价最低价格、全省公立医院实际采购价格,形成降价预期。第二轮,专家内部评估。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优势,把握合理的比价关系,根据不同的产品质量水平设置不同的降价率,确定入围谈判价格。在第三轮中,双方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谈判。通过逐轮降价模式进一步理顺临床检验试剂价格形成机制.


为解决“专机专机”问题,安徽省在集中采购过程中注重保持试剂品牌的完整性和覆盖率,以确保同等质量水平的产品,相同的检验功能和相同的价格水平可以相互补充和替代.


为医疗机构的成功结果设置一个3个月的评估过渡期,以确保医院新旧试剂产品的有序切换和顺利过渡。对于集中定量采购的剩余消耗,允许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要在省级药品采购平台上以适当价格采购非选择性产品,避免非选择性产品库存设备资源的浪费,安徽省临床检验试剂集中采购谈判及价格谈判结束。13家企业共88件产品议价成功,平均降价47.02%,每年节约约1.73亿元,实现进口产品与国产产品“同议价、同减价”。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