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产业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要刀没刀,要线没线?网友吐槽高值医用耗材被禁为哪般

   2022-07-04 健康界230
导读

近期,网上一张截图再一次引爆了医疗圈的“雷”,四川、贵州、山东等省份要求停用部分医用耗材。可以看到包括吻合器、切割器、补片等耗材被禁止使用,手术缝合要求使用丝线,让行内人士不无讽刺说,得了啥病别想着做

近期,网上一张截图再一次引爆了医疗圈的“雷”,四川、贵州、山东等省份要求停用部分医用耗材。可以看到包括吻合器、切割器、补片等耗材被禁止使用,手术缝合要求使用丝线,让行内人士不无讽刺说,得了啥病别想着做手术了,吃点中药、做个理疗没准就能好了!

限制高价医用耗材,医保没钱了吗?

来自“知乎”平台关于《停用部分医疗耗材是福是祸?》的讨论中,点赞数最多(已接近8000)的一位匿名医生指出,限制医疗耗材是因为医保穿底了——“2016年7月份的时候,本地医保招集所有公立医院开会告诉大家,本年度的医保资金花了90%了,下半年除了急症之外不要收住院。哪家医院的医保资金超了,自己想办法负担。”

另一位用户则是用了一个比喻:“医保就好像月光族, 刚发工资的时候风光无限, 懒得做规划,天天下馆子大保健, 过了一周就发现钱包快空了, 紧张焦虑拆东墙补西墙,考虑各种省钱对策, 最后发现每天吃土最省钱就开始吃土, 又过了两周肚子胀大就要死了,这个时候还没到月底呢,哭都来不及。”

搜狐健康不禁想问,限制医用耗材就是医保没钱了吗?对于网友的讨论,有没有官方的证实呢?恐怕不能在其中间画上等号吧!搜狐健康了解到,限制医用耗材,或是因为医疗耗材的使用显现出求多、求贵的苗头,导致医院在耗材使用上的经费已经超标。微信公众号“中国医疗保险”指出,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在2017年将药占比控制在30%以下,耗占比(医用耗材价格在整体医疗花费中病历)控制在20%以下,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降到10%以下,对未符合要求的医院及地方政府严惩措施。现在时限已经接近,但离目标还存在不小的距离,各地卫计委纷纷下发通知对药占比、耗占比进行更严厉的约束。

面对这一问题,贵州省卫计委宣传处在最新对新京报的采访中表示,网传消息并不属实。医院始终实事求是地根据病人情况合理用药和耗材,鼓励使用国产药和耗材,确实手术需要的,病人需求的进口药和耗材都需要申请审批使用。贵州省卫计委宣传处负责人表示,目前贵州省医保基金运行平稳,并没有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

贵州省卫计委体制改革处处长安仕海指出,贵州省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等医保基金充足,节余量大,造成上述观点的原因——“估计是一些利益方的不合理利益空间被医院科学控费措施压缩了引起的。”他还透露,国家卫计委近日已派出两位专家前往贵州就此事核查。

其他省市医院应对“耗占比控制”?

高值医用耗材占比控制正在“全国开花”。据“贝壳社”报道,四川省卫计委下发《关于强化问责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紧急通知》称,根据国家卫计委体改司通报,目前四川公立医院总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为13.15%,与国家10%要求目标差距较大,位列全国倒数。

四川省卫计委明确提出,必须把控费工作纳入年度公立医院目标考核,纳入院长年度绩效和任期考核,严肃问责追究。控费工作不仅涉及市州卫计委、公立医院、院长、员工等个人的绩效考核,更将牵连到公立医院自身的等级评比,对“11月底前未达到10%控费标准的,当年新晋升等级的公立医院不予晋升等级,等级公立医院一律降等”。除面临降级的严惩,通知还强调凡是年底前辖区内医疗费用增长幅度超过10%的,取消该地卫生计生重点工作年度考核在全省的排名资格,等等。

据“赛柏蓝器械”报道,应对耗占比控制问题,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和省立医院同时发出紧急通知,要对医院在用耗材、实际产品全面降价,而且降幅也较一致,以15%为基准线,供应商不同意降价,就终止合作。耗材、试剂全面降价并非某家医院的特殊举措,这或是山东省内不少医院都必须做出的举措,直接目的也是为了要快速控费、降价耗占比。

河北省唐山市卫计委发布的多项强化控费措施其中包括:停用医保目录以外的药品、耗材。医保目录外的药品、耗材一律不允许再采购、使用。

控费的实际医疗效果如何?山西某医院的医生也向搜狐健康编辑反映,医院有一款生物补片用于颅骨手术的患者效果特别好,但由于耗材限制不得在三甲医院使用,就算追求高质量效果的患者想完全自费也算在医院耗材总量上,还是不能使用。

高值医用耗材为何要严格限制?

控制高值医用耗材费用,初衷的确是节约老百姓的医疗费用。医用耗材费用增长过快,加重了老百姓看病的负担,也让医保资金不堪重负,特别是这种增长背后还暗藏着巨大的隐患。微信公众号“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指出,一台手术,患者支出的六成以上的费用,是医疗耗材的费用。而手术费、麻醉费的占比不到两成。作者分析,目前我国的医疗耗材定价主体共有4个,分别是外资企业、招投标部门、国内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而几乎每一个,都有不同程度的加价空间。有些器械价格甚至是美国的2—3倍。

2016年底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向高价医疗耗材说不》中就提到,2012年,宁波曾在最有代表性的三家医院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2010年到2012年间,三家医院的医疗费用以年平均20%的速度在递增,其中耗材费用的增幅更达到了31.1%,它占了全部住院病人总支出的22%-30%,占了手术病人医疗费支出的50%左右。宁波市通过改革对18大类1436种医疗耗材产品进行了集中采购,平均降幅达到了43.15%。医疗耗材费用的下降,让患者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而医保费用的支出增长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此外,由于为了控制不合理用药,卫计委对医疗机构的药占比提出了考核目标,但一些医疗机构竟然通过增加使用耗材等拉高整体医疗费用的方法来降低医药费,不但影响了医疗质量,还增加了医保支出,加大了患者的负担。拆东墙补西墙。

限制是“一拍脑门”出来的吗?

早在2012年国家卫计委《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中第二十六条提到,集中采购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办法,要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性价比适宜’的原则,考虑临床疗效、质量标准、科技水平、应用范围等因素,对质量、价格、服务和信誉等进行综合评价。积极研究探索将经济学评价指标纳入综合评价体系。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djk.zhaoyishi.net/news/show-302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医疗产业网